齊魯網4月9日訊 昨天咱們說了,在濟南開店的孫先生,有一枚家傳的光緒元寶銅幣,他想找地方檢測一下真假,誰知有公司竟然開價180萬要收購,最后付出了3000塊錢的檢測費后,卻發現不是那么回事。
同一枚清朝銅幣 倆鑒定公司數據不同均稱是假貨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生活頻道《生活幫》報道,孫先生在濟南從事蛋糕生意,家里人留給他一枚光緒元寶銅幣,他找到了“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想檢測一下真假。令人意外的是,這家公司的工作人員聲稱,可以花高價收購這枚銅幣。
山東盛博文物公司的工作人員和孫先生簽訂了一份合同書,并約定: “經鑒定藏品為清代官造真品,公司出資180萬收購?!睂O先生繳納了3000塊錢的費用,檢測結果卻顯示這枚銅幣有問題。
孫先生懷疑這份檢測結果有問題,就委托了另一家公司做檢測,這兩家公司都是從濟南某高校的同一臺機器上檢測的數據。其中第三項銅,第五項錫,出現了10個百分點左右的偏差,而且結論也大相徑庭。
做檢測的高校老師:是真幣 數據被人篡改了
但記者從做檢測的濟南某高校工作人員那里了解到,這枚銅幣的實際檢測結果根本沒有這么大的偏差。仝老師說,“錢幣這個東西誤差很小的吧,技術很成熟,這是真的,這里寫著嘛?!?/p>
檢測人員通過比對后發現,孫先生在“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做的檢測數據,已經被更改了。
山東藝術學院工作人員仝老師說,“1.07改成了11.07 銅錫改了,88.07 改成了78.07?!?/p>
這所高校的工作人員說,數據是“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更改的,建議孫先生找這家公司處理。
盛博文物工作人員卻這樣說,“你去找仝老師,你想解決事嗎?你想要錢嗎?想要錢你在那兒坐著去?!薄斑@個數據有專門負責人負責的,改了怎么樣,數據錯了,結論不是沒錯嗎?”
“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還說,當初孫先生與他們簽的合同也有問題。雖然當事雙方就檢測數據被更改一事展開了協商,但是并沒有談攏。
交了鑒定費檢測結果是“高仿” 市民質疑報告真假
青島的王先生反映,他也在節目中提到的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做過檢測。他的遭遇跟節目中提到的孫先生的遭遇很像,對方一開始也是說要用高價來收購他的瓷器。
不過,王先生交了鑒定費后,最終的檢測結果顯示是高仿瓷器,現在他也不確定自己的瓷器是不是高仿的了。那么像這樣一家公司出具的檢測報告能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道出了其中的實情?!敖诲X的作用就是你交錢的這個機構,給你這個藏品做的保證,你做擔保你可以給我擔保?!?/p>
工作人員說,“就是說咱公司也沒有資質,我們是委托,就是說你委托我,我委托學院,他給我出學院的章,你給我出公司的章?!?/p>
這名工作人員解釋說,他們出的這個蓋著公司公章的檢測結果,實際上起到的是一種擔保作用,只有他們自己公司認可。
工商局、文物局均無法監管 這家公司沒有審批獲資質
在調查過程中,濟南市市中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說,雖然“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是在他們這登記注冊的,但是卻沒法監管它從事文物鑒定業務,“文物鑒定再找省文物局……”
山東省文物局能對這家公司進行監管嗎?為了了解情況,記者和孫先生又來到了山東省文物局。
文物局說,“我們文物局不負責個人鑒定,只負責司法鑒定,只鑒定歷史藝術科學價值,不鑒定經濟價值。我們只負責拍品鑒定,不負責個人的鑒定?!?/p>
山東省文物局的這位工作人員還透漏,在我們國家就沒有一家通過審批的、有文物鑒定資質的公司?!巴耆珱]有機構審批,相當于一個法律監管空白……現在法律上沒有對這個監管的職權,就是管不了他?!?/p>
今天下午,記者跟孫先生又一次來到了位于濟南麗山大廈的山東盛博文物藝術品有限公司,該公司的一位工作人員說他們拒絕接受采訪。
?